《医疗保障法》让“互联网+医保”更进一步!

摘自奈特瑞官方公众号 2021年11月26日

小奈读政策系列第四期:《医疗保障法》让“互联网+医保”更进一步!

作为“三医联动”的重要一环,医保领域的政策立法由于体制制度分割等原因,相较医疗和医疗领域,始终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。

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,医疗保障局应运而生,肩负起建设医疗保障法律体系的重任,确立了“1部法律+3项法规+3个规章”的五年立法目标。今年医保领域最重要的大法——《医疗保障法》(征求意见稿)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标志着我国医保制度的法治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
虽然疫情期间,互联网医保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政策突破,但从法律层面,此次意见稿并未直接对互联网医保进行规制。由此可见,国家对互联网医保还处于政策试探阶段,相关政策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。但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部分,《医疗保障法》对互联网医保具有直接的管辖效力。互联网医保的筹资运行、待遇支付、基金管理、价格管理、招标采购、医药服务、公共管理服务、监督管理等活动,都受《医疗保障法》规制。

01/互联网医保已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瓶颈

疫情期间,互联网医疗大放异彩,尤其对于慢性病、长期用药患者而言,可谓解决了燃眉之急。因此互联网医疗在降低医疗门槛、提高医疗效率以及患者购药体验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。但线上医疗服务仍旧无法代替线下医疗服务,尤其是在检查、治疗、手术、住院等方面,线上医疗与线下医疗确实存在差异。实际上,目前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也大部分停留在开方和买药两方面。综上,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价值不在问诊,而在于对患者,尤其是常见病、慢性病患者,提供更加贴心的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,才能与线下医疗走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。

02/互联网医疗亟需打通医保

互联网医疗在医保领域的缺失成为阻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瓶颈,只有打通医保,互联网医疗才能得以更好的应用与发展。可以说互联网医疗迫切需要医保。然而国家的医保制度相较医疗、医药而言,建设缓慢,且医保控费问题已成为国家医保制度建设的头等大事,如果冒然将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,一是会使得国家医疗控费更加复杂,二是可能使我国医保费用面临掏空的风险。因此国家对互联网医保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。

03/互联网医保政策具有强地域化的特征

医保支付政策具有极强的地域属性,不同地方之间的医保政策差异极大,每个地方都需要制定一套专门的方案。相较公共医疗保险的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对政府关系的强依赖,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变得相对容易。银保监会数据显示,2020年,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8173亿元,同比增速达15.7%;赔付支出2921亿元,同比增长24.2%,在完善居民医疗保障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。《医疗保障法》(意见稿)中也明确将鼓励商业保险写入法律条文当中。

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,将极大减轻常见病、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负担,减少购药成本。对社会而言,可能会造成医保开支增加,阻碍医保控费进程以及骗保等问题。互联网医疗若想接入医保,需同时提供一套可靠的医保费用管理(控费)、风控(避免骗保)的方案,以打消政策顾虑。医疗保障法立法非常重要,这也意味着在真正出台前,这部法律或还有不短的路要走。